小说电子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 军史小说 > 河州遗恨 > 第11章 董郎挺临危受命 马子元毁家纾难

第11章 董郎挺临危受命 马子元毁家纾难(1 / 2)

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长剑与人生  农门长姐:我带五个拖油瓶在荒年无敌了  鬼医墨凰:魔尊大人,别撩我!  明末小农民  无敌从成为NPC开始  楚家有女初修仙  我在东京开创忍宗  原来影帝他也暗恋我  扫码仙途  重生之辉煌岁月 

沈复和弟弟按照母亲的吩咐,先在后土(土地神)前跪下,烧纸化钱,泼洒祭祀,按照神五鬼四人三的原则,点着五炷香,插在后土前,兄弟两人同时磕了三个头,希望本地土神爷照看老父亲的亡灵,不让受其它鬼怪的欺负.然后才到老父亲的坟前,烧纸泼洒,点了四炷香插在坟前.沈复磕了三个头后,不禁悲从中来,嚎啕大哭.沈复是内向型人,从来不随便掉眼泪,喜怒不形于色,此时胸中积郁终难抑制,一下子喷发出来!奋笔疾书,不一会写就祭文【丙申一周年祭】

今天正好是一周年纪念日,沈复含泪自读:

公元二零一五年八月九日夜间一点零八分,即十日(阴历乙未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间)病逝,享年八十有三。出殡日,本思撰祭文以致祭,然本乡无此习俗,加之心悲事烦,终究未达心愿,眼看冬至将至,惭悔之情愈浓,遂提笔书之。

父亲生病三日,阖然长逝,如同酣睡,何时魂赴冥府,子女竟未知也!呜呼哀哉!

老父亲走了,悄然走了!活着的时候,为儿女做奴隶,临走,又不打扰儿女,怕给儿女增加负担——其德与天同高,其情与海同深!呜呼哀哉!老父亲生于民国一九三三年正月十七日,祖母曰:此儿命苦,大年过完,年猪吃光,白面吃净,才生下来,即将种田,终生劳碌,不得其闲,——后来果然终生困顿。

公元一九四九年,老父亲加入共产党,事事趋前,不辞劳苦,生活虽困苦不堪,然不争政府“救济“,故不得政府惠顾。终其一生,虽未得政府点滴救助,依然忠君爱国,无怨无悔,并诫勉儿女拥护政府。

吾幼时,父亲受队长指派,拉运木板。每晚夜半,万籁俱寂,父母起床,点着煤油灯,母亲做饭,父亲生起火盆。两碗青稞面下肚,一壶茯茶喝完,父亲喊起同伴,肩拉架子车,脚踏月光,向太子山进发。东方泛白,他们即到太子山下。当天午后,父亲和同伴,拉着松木板,已到木厂交公(木厂:后来之物资局)。回到家里,还未吃喝,坐到院里休息,便抱起我,曰:“将儿抱在怀中,疲惫自然消失!”吾每思及,往往潸然泪下。

为生产队搞副业,每日算十分,为一个工,每个工折合人民币是一角五分钱。运输松木月余,生产队扣去工费,每人得一元五角。同伴都去领钱,得意洋洋,而吾父不去领,郁郁不乐,母亲逼他,吾父曰:“钱被全扣,无钱可领!”

母亲怒曰:“我去找会计,为何全扣,总得给个理由?何况你是生产队副队长,带领副业队打头阵!”

父亲颓然曰:“穷人。老好人,本无理由,古今常理,去有何益?”

母亲不听,与会计理论未果,反遭辱骂。

呜呼!时艰运骞,其奈命何?

公元二零一五年八月九日夜间一点零八分,即十日(阴历乙未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间)病逝,享年八十有三。出殡日,本思撰祭文以致祭,然本乡无此习俗,加之心悲事烦,终究未达心愿,眼看冬至将至,惭悔之情愈浓,遂提笔书之。

父亲生病三日,阖然长逝,如同酣睡,何时魂赴冥府,子女竟未知也!呜呼哀哉!

老父亲走了,悄然走了!活着的时候,为儿女做奴隶,临走,又不打扰儿女,怕给儿女增加负担——其德与天同高,其情与海同深!呜呼哀哉!老父亲生于民国一九三三年正月十七日,祖母曰:此儿命苦,大年过完,年猪吃光,白面吃净,才生下来,即将种田,终生劳碌,不得其闲,——后来果然终生困顿。

公元一九四九年,老父亲加入共产党,事事趋前,不辞劳苦,生活虽困苦不堪,然不争政府“救济“,故不得政府惠顾。终其一生,虽未得政府点滴救助,依然忠君爱国,无怨无悔,并诫勉儿女拥护政府。

吾幼时,父亲受队长指派,拉运木板。每晚夜半,万籁俱寂,父母起床,点着煤油灯,母亲做饭,父亲生起火盆。两碗青稞面下肚,一壶茯茶喝完,父亲喊起同伴,肩拉架子车,脚踏月光,向太子山进发。东方泛白,他们即到太子山下。当天午后,父亲和同伴,拉着松木板,已到木厂交公(木厂:后来之物资局)。回到家里,还未吃喝,坐到院里休息,便抱起我,曰:“将儿抱在怀中,疲惫自然消失!”吾每思及,往往潸然泪下。

为生产队搞副业,每日算十分,为一个工,每个工折合人民币是一角五分钱。运输松木月余,生产队扣去工费,每人得一元五角。同伴都去领钱,得意洋洋,而吾父不去领,郁郁不乐,母亲逼他,吾父曰:“钱被全扣,无钱可领!”

母亲怒曰:“我去找会计,为何全扣,总得给个理由?何况你是生产队副队长,带领副业队打头阵!”

父亲颓然曰:“穷人。老好人,本无理由,古今常理,去有何益?”

母亲不听,与会计理论未果,反遭辱骂。

呜呼!时艰运骞,其奈命何?

一九五九年,普遍实行合作社,每村设有食堂,全村男女老少,齐聚食堂吃饭。这年发生******,面粉实行供给制,每人每天二两。初期,饭量不限,面汤清稀不堪,几乎看见人影。父亲一边走路,一边摇着碗,边吹边喝,到了家里,清汤全喝完了,只剩下面糊糊。父亲把碗递给大姐,催促大姐赶快吃掉面糊糊,自己能早去再抢一碗。

“阿达,扎着不哈哈(因为面糊糊里有蚕豆草渣,咽不下去!)”大姐端着碗,仰着头看着父亲说。

父亲一连喝了六七碗,大姐才吃了半饱。

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书单推荐: 大宋好相公 三国之曹家孽子 大唐:从种玉米开始崛起 臣乃瓜中仙 明末小农民 河州遗恨 放啸大汉 洛神仙子 围棋之大明棋圣 大新主
返回顶部